范文资料网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 “三农人物荣誉盛典”心得观后感(10篇)

“三农人物荣誉盛典”心得观后感(10篇)

范文参考网 心得体会范文 2023年01月16日

“三农人物荣誉盛典”心得观后感(精选10篇)

三农人物荣誉盛典用生动的讲述让我们对三农荣誉人物们肃然起敬,“三农人物荣誉盛典”心得观后感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用心整理的“三农人物荣誉盛典”心得观后感(10篇),如果大家喜欢的话,欢迎大家收藏并积极分享哟!

“三农人物荣誉盛典”心得观后感【篇1】

看着那则新闻,我真想说敬佩,这样的农民工!并不是他干成了什么大事,而是他的举动感动了大家……

还记得那个下午,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我吃着西瓜吹着空调,坐在家中看电视,西瓜汁还时不时地滴在地上,我却满不在乎。又吃完一个西瓜,刚抬起头,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农民工跪坐在银行取款机的面前,旁边的保安大叔一直不断地劝他站起来……再往下看,我就看明白了:原来是一名农民工来银行取钱:“我的鞋子太脏了,满是泥,我不想弄脏他们的地板,免得他们还要再拖一次,这样会很麻烦他们的。可是没想到还是蹭了一点。”那名农民工在接受采访时愧疚地说道。“我当时一直劝他起来,可他就是不肯啊!并跟他说我们再拖一次地没关系的,可他就是太执着了。”我已经听不清那名农民工和保安大叔后面说什么了,此时我的脑海中只有敬佩与感动。再低头看看地上的西瓜汁,它已经凝固成深红色了。明明是那么灿烂、娇艳的颜色,我却觉得那是羞愧的红。不知道为什么,我从那西瓜汁中看到了它对我的嘲笑……

现在在城市中生活的人,都没有几个能与那名农民工相媲美:大街,商场,广场等等场地,都是垃圾,他们都心安理得地把垃圾随地扔,可却不知道垃圾此刻在“嘲笑”他,“藐视”他们……

我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能像那名农民工那样做,可是我们需要那样做。你可以不用做到他那样,可是你要把乱扔垃圾、污染大地的坏习惯改掉,不要让大地留下你的污迹……

“三农人物荣誉盛典”心得观后感【篇2】

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在六年级上学期时,学校安排我们去中国水稻研究所体验农民伯伯的辛苦。

这不,我们便带着劳动工具向田里出发了。半晌,我们便到了田里,并开始学种菜了。

“菜也是有生命的,不能挨得太近,也不能埋得太深,更不能种得太浅……”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拿起锄头开始翻土了。

只见“骆驼”拿起锄头,深吸一口头,深吸一口气,把脸涨得和一只红苹果一样,然后用尽力气往下锄,又往上一拉。刹时,泥土四溅,泥土里露出了一个深深的“酒窝”。

我也照葫芦画瓢,看着“骆驼”的样子挖了个坑。并且从老师那儿拿了一株青菜苗了种下去。

只剩下最后的工作了。我们排着队伍,依次去打水,一步一个脚印的回到了田里,给自己的青菜浇水,青菜苗好像喝到了甘露一样,笑得裂开了嘴。向后一看,有的还在细心的呵护着小菜苗。有的同学在找蚯蚓,为自己的小菜苗翻翻土;有的同学则去多找些泥土来,希望让自己的小菜苗长得又肥又胖。

这一天虽然很累,但这一天中体验农民伯伯的辛苦。

“三农人物荣誉盛典”心得观后感【篇3】

一天,一位农民正在煮萝卜,突然,一个幽灵出现在他面前,骄傲的问:“你敢不敢和我比试比试?”“好啊,我正闲着呢!”

“我们先比谁力气大。”说着,幽灵拿起一块石头,使劲一捏,石头碎了。农民不紧不慢地拿出煮熟的萝卜,轻轻一挤,萝卜里的汁便快速的流了出来。

幽灵怒了,厉声说道:“我们比跑步,嘿嘿,这次保证我赢”农民想了想,说:“我没力气,你去找我女儿吧,她在树林。”幽灵走到了树林,看见的原来是只小兔子。小兔子见了幽灵,撒腿就跑,幽灵赶都赶不上。

幽灵满头大汗的回到农民身边,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你……女儿……跑得还……真快,再来比摔跤吧。”农民又说:“去找我儿子吧,他在山上。”幽灵来到山上,看见的竟是老虎。老虎用他那双闪闪发光的眼睛瞄到了幽灵,于是他扑上去就咬,把幽灵顶了个嘴啃泥。幽灵好不容易才挣脱出来。

他来到农民身边,有气无力地说:“我们这次比谁纽扣扔得高。”他把纽扣往上一扔,扔过了房顶,笔直地掉了下来,农民见没有办法取胜,于是对幽灵说道:“你信不信我把纽扣扔到云朵上,让它掉不下来。”然后做出一个准备扔的动作,幽灵一听,连忙抢过纽扣,灰溜溜地逃走了。

“三农人物荣誉盛典”心得观后感【篇4】

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她是一个平凡的女人,膝下无子,但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母亲”、“中国好人”,被几百个孩子亲切的称呼为“妈妈”;她疾病缠身,但她誓死与病魔抗争,坚持把毕业班的学生送进考场;她放弃优越环境,选择了艰苦,因为她觉得“艰苦的地方更需要我。”她为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四处奔走,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

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力量在支撑张桂梅同志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蓝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我想是因为她心中始终牢记“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正因为如此,张桂梅同志对党无限忠诚和热爱,她牢记初心使命,心甘情愿为民奉献一辈子。

也正因为如此,她毅然决然选择了贫困山区教育事业,用她饱含深情的伟大的“爱”去帮助贫困山区女孩实现人生的梦想!张桂梅同志践行初心使命,以责任担当实现了人生的超越。正如张桂梅同志所说:“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我想,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张桂梅同志,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人民教师的骄傲;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在党爱党、在党为党,是我们基层共产党员的骄傲。

的确,我们要走群众路线,就必须情系群众、一心为民;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落地落实、做事做实。张桂梅同志,始终冲在最前线,敢与时间赛跑,敢和病魔抗争,竭尽全力帮助一批又一批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托举起他们的希望和梦想。

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也一样扎根山区农村,面对的一样是贫困的孩子,他们也一样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唯一的出路就是学知识、学科学,我们一定要接过老教师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用心来工作,用心来教书。记住,这里—更需要我们!

“三农人物荣誉盛典”心得观后感【篇5】

女子高中成立之初的困难,是张桂梅始料不及的。山区条件艰苦,再加上张桂梅对工作要求严格,很多年轻教师难以适应。建校才半年,17名教师中有9名辞职,教学工作近乎瘫痪。

焦虑、沮丧的情绪包围了张桂梅。在留下来的8名教师中,有6名是共产党员。张桂梅把6名党员教师集中起来,重温了入党誓词,诵读了《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篇章。有的教师眼里泛起泪花,他们被张桂梅的无私打动,他们要和张桂梅一起,把女子高中办好,把大山里的女孩送入大学。

留住了教师,还要留住学生。家访成了张桂梅最重要的工作。很多学生的家在偏远山区,有的地方只能靠步行到达,但张桂梅要求自己“要亲自到每一个学生的家里去看看”。

与张桂梅多次同去的华坪县电视台记者王秀丽,对家访的路心有余悸。“在路上,我害怕得腿发抖,甚至觉得鞋底会被脚趾抓穿。在一些路段停车休息时,我连车都不敢下,害怕自己会不小心跌下山崖。”

张桂梅也害怕。一次,她坐乡政府工作人员的摩托车上山,“不敢低头,摩托车稍微歪一点,就会跌下悬崖粉身碎骨”。11年来,张桂梅在大山里走了近12万公里,对1345名学生进行了家访。家访途中,她摔断过肋骨、发过高烧、迷过路,还曾因身体虚弱晕倒在路上。

为了把儿童之家和女子高中顺利办下去,张桂梅不得不四处筹款,但这条路同样艰难。

一次,张桂梅到昆明某企业寻求帮助,未等她把话说完,企业领导就叫保安赶她走。张桂梅不走,保安就放狗出来追咬,小脑萎缩的她不能很好地保持平衡,衣服被狗撕破,脚上鲜血直流。无助的张桂梅坐在地上放声大哭。

还有一次,她在街头募捐,被人认为是骗子,有人还朝她脸上吐口水。离开人群后,疲惫、伤心、无助的她坐在街头靠着墙睡了过去,醒来时已是万家灯火。

后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邀请她到北京录制了一期节目,这期节目为她募到了100多万元。

然而,没人知道,她才到北京就接到哥哥病危的电话,哥哥想在弥留之际见见离家几十年的妹妹。张桂梅思前想后,最终决定去录制节目。她怕错过时间人家就不让她上节目了,她怕不上节目就会失去筹款的机会。等她录完节目,哥哥已经过世。

“三农人物荣誉盛典”心得观后感【篇6】

无论在民族中学还是后来的女子高中,教学质量一直是张桂梅最看重的事。

在民族中学时,曾经有一个班令老师们头疼,张桂梅却主动要求担任班主任。她进山找回那些不读书的学生,为看住那些晚上总想跑出去的学生,她把行李搬进男生宿舍,和32名男生住在一起。男生们渐渐接受了张桂梅,感觉“就像在家里,和妈妈住在一起”。但是,男生们不知道,他们粗重的鼾声、梦话和脚臭,常常让张桂梅睡不好觉。她甚至从下午开始就不敢喝水,担心晚上起夜时学生趁机溜出去。

在女子高中,张桂梅在宿舍里铺了两张床,一张自己睡,一张留给需要特别关心的学生。为了随时关照学生,她睡觉不脱衣服。有个和张桂梅住在一起的学生,始终不肯和她多说话。

这期间,张桂梅在食堂打饭时,摔了一跤,肋骨断了三根。她没有住院就又回了学校。每天早晨仍然5点起床,但要靠学生抱起来;夜里很晚睡下,还要忍着疼痛和学生聊会儿天。3个月后,这名学生抱着张老师大哭起来,说一定不会辜负张老师。

如今,张桂梅的右腹部、右臂上能摸到肿块,头上还有骨瘤,她的肺出现了问题,嘴唇经常没有知觉,但她仍然每天拿着小喇叭喊起床,喊吃饭,喊跑步,喊睡觉……“我要让孩子们知道,我一直就在她们身边。”张桂梅说。

为给学生解馋,张桂梅每个月轮流带着学生出去“加餐”。直到有一次,张桂梅去付账时,学生发现她翻遍了所有的包才凑足了钱。学生们这才知道,张老师每顿饭只舍得吃两角钱一份的小菜,每天的生活费仅3元。

她至今还在用一部老式诺基亚,手机里存着学生和家长的电话,“听说智能手机容易坏,怕换手机后这些电话号码会丢失”。

她的衣服很土,有些是别人买给她的。她去参加党的会议前,华坪县委给她7000元置装费,让她买套西服去北京开会。她却用这笔钱为学校买了台电脑。

她把获得的3万多元奖金,捐给了灾区;5000元的劳模奖金,一次性交了党费;30万元的“兴滇人才奖”奖金,捐给了华坪县丁王民族小学;昆明市总工会千叮咛万嘱咐拨给她治病的两万元,她也捐了;她甚至还想预支自己的丧葬费,把这些钱用在山区孩子们身上。

她把自己的党代表证、五一劳动奖章、奥运火炬和毕生的荣誉证书,全部捐给了县档案馆。她说:“我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我奉献给党和人民的还远远不够。”

“三农人物荣誉盛典”心得观后感【篇7】

大家是否认识一位扎根在边远山区的女教师张桂梅,她创办了一所免费女子高中托起了一个又一个,在贫困地区的女孩子的读书梦想。她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这个活着的榜样,他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每个人学习的榜样。

还有什么传奇人物比62岁张桂梅更落魄吗?为了省钱,她多年不吃肉,直到后来“吃点肉就会呕吐,就会难受”。她去筹款时,被人放狗咬过,脚上鲜血直流;街头募捐,别人怀疑她是骗子朝她脸上吐口水。

她家中,最醒目的是40多项荣誉证书: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大女杰、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1974年10月,17岁的张桂梅跟随姐姐从家乡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45年来,她不是一步一步走向大城市,而是一步步走向贫困山区。1996年8月,她的丈夫去世,父母双亡无儿无女的张桂梅黯然神伤,她决定离开伤心之地调入丽江市华坪县。她放弃了进入全县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承担起4个毕业班的教学任务。

回过头来,身处帝都的我们,北京的教育工作者要怎么做呢?我们拥有国家顶尖级别的教育条件,教育环境,教育背景,不像张桂梅老师面对那样恶劣的条件。在张桂梅老师身上,我们要传承的是身为教育工作者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正如同“木叶飞舞之处火亦生生不息”,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工作之中融入张桂梅老师的精神,做好祖国花朵的领路人;未来社会的领路人;甚至是祖国未来的领路人。人们大多称老师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唯有加强使命感与责任感才能对得起这份赞誉。

“三农人物荣誉盛典”心得观后感【篇8】

在华坪,张桂梅的“抠门”是出了名的。她吃得异常简单,很多时候一杯水就着一个饼就是一餐;用的、穿的也极为简朴,衣服常年就那几件;办学也精打细算,教学楼的水闸只在学生用水的课间才开,没人使用的教室、办公室一定关着灯。

张桂梅的慷慨更出名。2003年,昆明市总工会捐给她两万元用于治病,这笔钱她用到了学生身上;2006年,张桂梅获得云南省首届“兴滇人才”奖,刚刚从昆明领奖回来,她就把30万元奖金一次性全部捐给了华坪县丁王民族小学建教学楼;2007年,张桂梅当选党的代表,华坪县委给了7000元制装费让她买一套“像样”的西服上会,她却用这笔钱给学校买了一台电脑。工作数十年,张桂梅的名下几乎没有任何财产,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都投入了教育事业。

一个人真的可以做到“无私无我”吗?

要知道,张桂梅忘我工作的同时,还在忍受着常人无法承受的病痛:骨瘤、肺纤维化、小脑萎缩……23种疾病缠身,数次病危入院抢救。2019年初,张桂梅就被下过一次病危通知书,华坪县县长庞新秀赶来医院看她。醒来后,张桂梅拉着县长的手问:“我情况不太好,能不能让民政部门把丧葬费提前给我,我想看着这笔钱用在孩子们身上。”

华坪女高的免费,只是让这些山区的女孩“进得来”,如何“留得住”是张桂梅面临的一大难题。她提出用“家访”代替家长会,既可减轻贫困家庭和家长从山区往来学校的负担,又可以深入学生家庭了解问题,解决实际困难。

如果能够深深地、细细地了解下去就会发现,华坪女高一些表面上很难理解的教育细节其实背后自有深意--扶贫的路只有真正走下去,才知道什么是张桂梅所说的教育的“因地制宜”。

有一个学生的家在山顶上,仅有一条半米宽不到的山路相通,路的一边就是万丈悬崖,可这却是学生每个周末、每次放假都要往返的路。张桂梅又心疼又生气地问学生:“这么危险,你回来干什么?”女孩低着头淡淡地说:“张老师,放假了我不回家上哪儿去啊?”

这句话让张桂梅难过了一个星期,她决定:把两天周末假期改为每周日下午放半天假。外面的人都不理解,批评张桂梅“搞应试教育”,就连学校教师也不理解。张桂梅悄悄地做工作:“我们的学生大都是山里的孩子,放了假学校不让待,回家又会增加路途中的危险。如果只放半天假,孩子们出去逛一逛还可以回来,既省钱又确保了安全。”

家访路上,张桂梅给学生家里捐过钱、送过衣,帮忙修路、建水窖、调解纠纷、发展产业;她迷过路、发过高烧、摔断过肋骨、旧病复发晕倒在路上,几乎每次家访完都要大病一场。说到底,这一切是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教育。

自2008年华坪女高成立以来,这条家访路张桂梅一走就是12年,几乎覆盖全体学生,足迹遍布丽江市的一区四县,行程近11万公里--这更是一个个教育扶贫的“最后一公里”。

“扶贫要扶志,要让贫困家庭的精神起来才行,有一种追求、一种希望。孩子能够真正唤起他们积极生活的希望。”张桂梅说。

华坪女高结对扶贫的家庭有六家。张桂梅去送扶贫款,有一家怎么都叫不开门。她看见旁边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小男孩,是这家的孩子,就让他把附近同龄的孩子都叫过来。张桂梅领着几个孩子一起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在那大山里,歌声飘出很远很远”。张桂梅对孩子的父母说:“你们的儿子这么优秀,不但会唱歌,还会学习,你们怎么能整天躲在家里?快把钱拿着,好好地供儿子读书。”后来,这家人真的开始做事了,给他们的扶贫芒果苗栽上了,一年下来家里挣了4万多块钱,因为他们“看见希望了”。

孩子是山里人的希望,教育也是一种希望。张桂梅说,这种希望让“教育扶贫比经济扶贫更彻底”。

“让山里的女孩能够通过读书走出大山,是摆脱贫困、改变命运最好的途径。女孩子受教育可以改变三代人,解决低素质母亲与低素质孩子之间的恶性循环。”张桂梅说,“实际上不只是三代人,而是直接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让山里人的命运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三农人物荣誉盛典”心得观后感【篇9】

女子高中成立之初的困难,是张桂梅始料不及的。山区条件艰苦,再加上张桂梅对工作要求严格,很多年轻教师难以适应。建校才半年,17名教师中有9名辞职,教学工作几乎瘫痪。焦虑、沮丧的情绪包围了张桂梅。在留下来的8名教师中,有6名是共产党员。张桂梅把6名党员教师集中起来,重温了入党誓词,诵读了《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篇章。有的教师眼里泛起泪花,他们被张桂梅的无私打动,他们要和张桂梅一起,把女子高中办好,把大山里的女孩送入大学。无论是在民族中学还是后来的女子高中,教学质量一直是张桂梅最看重的事在女子高中,张桂梅在宿舍里铺了两张床,一张自己睡,一张留给需要特别关心的学生。为了随时关照学生,她睡觉不脱衣服。有个和张桂梅在一起住在一起的学生,始终不肯和她多说话。这期间,张桂梅在食堂打饭时,摔了一跤,肋骨摔断三根。她没有住院就又回了学校。每天早晨仍然5点起床,但要靠学生抱起来;夜里很晚睡下,还要忍着疼痛和学生聊会天。3个月后,这名学生抱着张老师大哭起来,说一定不会辜负张老师。

如今,张桂梅的右腹部、右臂上能摸到肿块,头上还有骨瘤她的肺出现了问题,嘴唇经常没知觉,但她仍然每天拿着小喇叭喊起床、吃饭、跑步、睡觉……“我要让孩子们知道,我一直在她们身边。”张桂梅说她把自己的党代表证、五一劳动奖章、奥运火炬全部捐给了县档案馆。她说:“我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我奉献给党和人民的还远远不够。”

我们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怀着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端正扎根基础、勤奋敬业的务实作风,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三农人物荣誉盛典”心得观后感【篇10】

矢志不渝、对照先进,坚定教育初心。教师节的前一天,环艺教研室和基础教研室的全体成员齐聚一堂,共同观看、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学习前环艺支部书记李德华同志简要介绍了张桂梅通知单额奋斗历程和先进事迹,要求全体在座教师,从三个方面展开学习:一是学习张桂梅同志坚守初心、对党忠诚的崇高品格;二是学习张桂梅同志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三是学习张桂梅同志执着奋斗、无私奉献的至诚情怀。张桂梅同志是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时值教师节来临之际,大家要以张桂梅为榜样,践行教书育人使命。

初心不改、使命不弃。“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张桂梅简单的几句话,诠释了她的初心与使命。张桂梅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虽身患疾病,依然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全心投入教育事业,学习和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取得突出的教学成绩。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就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而作为一名普通基层党员,应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守初心、担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立足岗位,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在工作点滴中提升自我、服务人民、实现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事迹。

真爱无价、希望无边。张桂梅没有生儿育女,却是女子高中近500名学生和华坪儿童福利院50多名孤儿的“校园妈妈”、“张妈妈”,她用真爱点亮了孩子们的希望之光,她勤俭节约,捐赠困难学生,带学生去看病,给学生添置衣被,将自己30万元奖金捐献给了贫困山区建设教学楼,张桂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她的真爱。作为基层党员应有为民服务的真情,心系群众的大爱,在生活中要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的事当家事,将自己的真情与党和国家的关爱送到田间地头,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在工作中要虚心听取群众的心声,集中群众智慧,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在平凡的岗位上给予群众最大的温暖,做群众的知心人。

聚力教育、助推扶贫。“为了贫困山区的教育,即使倒在讲台上,长眠于华坪的沃土之中,也无怨无悔”。张桂梅为了改变山区母亲素质和促进教育公平,在几年间对400多户贫困家庭进行了家访,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大山里,把大山里有理想和梦想的女孩子带出来,最终创办了全免费的女子高中,为贫困家庭的女孩子争取到了学习的机会。“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无不凸显出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作为基层党员,在抓好扶贫基础工作的同时要创新扶贫开发模式,打造“输血式扶贫+造血式攻坚”的扶贫机制,在抓好子女教育的同时,利用宣传引导、开展技能培训、以工代赈、生产奖补、劳务补贴等方式激励贫困户主动学技术、找门路,引导他们创业、兴业,“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学习张桂梅的先进事迹,就是要坚定初心如一、使命必达的的理想信念,用勤勤恳恳的作为、年复一年的坚守,把教育岗位的初心使命化作忠诚干净担当的教育精神,以铁打的政治品格守护住‘教育打铁人’的初心。”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如何看待“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是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现代化目标能否实现,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立德树人”这个根本问题,张桂梅的先进事迹,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时值双高校建设阶段,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深入学生当中,坚持“立德树人”,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标签: 观后感   盛典   荣誉   三农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