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 > 实用范文 > 范文集锦 > 从东方红一号到载人航天 2021谈谈中国航天的创新作文

从东方红一号到载人航天 2021谈谈中国航天的创新作文

范文参考网 范文集锦 2021年06月24日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神州十二号发射成功,在这个热血沸腾的日子里,小编带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中国伟大的航天发展史,快拿小本本记下吧,这些可是写到作文里的亮点素材,下面是范文参考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从东方红一号到载人航天 2021谈谈中国航天的创新作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从东方红一号到载人航天,谈谈中国航天的创新1

闭上眼睛假想自己乘坐着宇宙飞船……月亮上到底有什么?宇宙空间有多大?天边之外又是什么?这一切的一切到底有没有一个尽头?首期MSTA大家系列科技讲座主持人的开场白,燃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的数百莘莘学子、现场观众以及从科米直播观看的3万多名大众,对星空宇宙的遐想与好奇。6月19日,由科普时报社、中国科普网、科米直播主办的“MSTA大家系列科技讲座”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首期讲座主题是“从东方红一号到载人航天”,国家航天事业的科技功臣、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老先生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研究员,受邀倾情讲述我国航天领域的一系列辉煌和骄傲的业绩。将航天精神植根于青少年心中戚发轫院士曾经参与研制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艘实验飞船、第一艘载人飞船;历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负责人、“东方红二号”和“东方红三号”卫星总设计师;“神舟”一号到五号系列飞船总师,将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他的人生恰如新中国航天事业的缩影。通过他和杨宏的讲述和问答,听众对于中国航天事业60多年的历程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对于今天国家正在从事的载人航天、探月、北斗导航重大工程等,也都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戚发轫院士演讲戚发轫感慨地说:“今天在座的各位就是咱们未来航天事业的建设者。要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激发全国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聚力量。真正的社会进步要靠科学技术,既然要靠科学技术,就要能够让年轻人、孩子们都热爱科学。”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在六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创造了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他们的奋斗历程集中体现出了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科技报国的崇高理想情怀。这三大精神是伟大的民族精神与航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中国航天事业之魂。杨宏说:“通过老一代科学家的言传身教,我们不仅收获了工程经验、技术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收获了宝贵的航天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能够耐得住寂寞。比如像在90年代我们遇到人才流失、待遇低等问题,但还是有一大批的中年人骨干留下来了,能够在航天一线上坚持下来。”中国科普网总编辑、科普时报社尹宏群社长在致辞中表示,举办MSTA大家系列科技讲座的目的,就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让广大公众更好地了解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成就,将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为最新科普资源,从而让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更多地吸收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同时,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会有更多的科技大家参加到科普事业中,以满足广大青少年和公众对科学素养和科技素质提高的需要。“MSTA大家系列科技讲座”活动,主要是为了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有关科普的系列讲话精神,同时也是为了将历年来的重要科技成就、重要科技事件和重大科技专项创新成果转化为科普资源。其中“MSTA”是“重大科技事件”(Maj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ffairs)的英文缩写。科普时报社及其科普全媒体平台组织实施这项科普活动,同时实行网络直播,听众和网民参与度很高,大大提高了科普活动的受众面和公众参与度。航天大国激烈争夺太空资源“我国航天62年来,从一个连汽车都不能造的发展中国家,到今天能成为一个航天大国。”戚老院士向现场观众发问,“大家都关注航天,也热爱航天,天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上天?上天干什么?”他说,“天是太阳系,是一个国家主权的第四个疆域。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我们人类的祖先就生活在陆地上;等到科学技术发展了,国家的主权也延续到海洋去,所以有了领海、海军、航海技术。随着一百多年前人类进入大气层,国家主权也延续到大气层,所以有了领空,有航空技术,有空军。50多年前,人类穿过大气层到了太空,就是上了天了,所以人类的生活环境延续到天上去了,国家主权也延续到天上去了。”美国前总统小布什说得很直白,在新世纪,谁能够有效地利用太空资源,谁就能获得额外的财富和安全。天上有什么资源?戚老院士说,这些资源分为三类:第一种是轨道资源。卫星、飞船、航天飞机、返回舱等航天器都要按照天体力学的规律在轨道上运行,其中在赤道上空36000千米处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相对地球是静止不动的,给卫星装上各种先进的传感器,就能对整个地球的三分之一状况都很清楚。因此对地球同步轨道的竞争很激烈,谁有能力谁才能抢占这条珍贵的轨道。第二种是资源环境资源。我们人类的生命、物质、材料在地球上都有重量,但是航天器克服了地球引力,让科学家在空间站可以做材料、医药、生命等各种课题研究。科学家还可以研究辐射对材料、对生命、对物质的影响等,所以现在市场上已经有航天育种的产品。还有就是关于太阳能的研究,那是取之不尽的能源。第三种是物质资源。太阳系有8大行星,每个行星还有它的卫星,此外还有小行星、慧星等。这些成千上万的行星上有没有地球上稀缺的东西?或者能不能找到一个类似地球的有水有氧气的环境,让人类能够生活?我们探索浩瀚的宇宙,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戚老说,我们要有捍卫太空、保卫太空的能力。我国航天事业分为三个领域:第一个是放置各种卫星,现在我国在天上已经有200多颗卫星,这个数量排世界第二,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绩,但是比起美国的500多颗卫星还有差距。第二个领域就是载人航天,第三个就是深空探测。中国载人空间站,简称中国空间站,是一个在轨组装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实验室系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说:中国空间站命名为”天宫“,我们很喜欢这个名字。空间实验室要解决人在太空当中的长期生活问题,还要解决空间实验的问题。无论是天宫一号还是天宫二号,作为空间实验室,就是要为空间站做先行的技术储备和验证,通过做航天的短期驻留和中期驻留,为空间站积累驻留经验。杨宏深情地表示,老一代的航天人带着我们年轻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航天的发展道路。作为航天人要时刻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成功不等于成熟,一次成功不等于次次成功,次次成功也不等于下一次就一定能成功。所以每发射完一条飞船,成功返回以后,就要一切从零开始,因为这个成功是过去,是历史,要开始新的任务必须从零开始,正视差距,埋头苦干,多干少说,只干不说。这正是我们航天人的心声!

从东方红一号到载人航天,谈谈中国航天的创新2

4月23日,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与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成功交会对接。空间实验室任务的顺利实施,标志着中国正稳步迈向“空间站时代”。对于即将到来的第二个中国航天日来说,这是中国航天人庆祝节日的最好礼物。47载砥砺奋进,47载书写华章。从1970年4月24日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天空,到今天叩开空间站时代的大门,中国航天人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一步一个脚印,创造出累累硕果。从东方红一号到天舟一号,一颗颗卫星、一枚枚火箭、一艘艘飞船,见证着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迈向世界航天强国的历程,展示着中国航天源源不断、催人奋进的力量——来自航天精神的力量。一马当先:梦想的力量引领中国航天创造不朽传奇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梦想是前进的方向,更是推动前进的动力。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女娲补天……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用口耳相传的传说,诉说着对深邃而神秘太空的向往。承载着前人对太空的渴望,中国航天人不懈努力、奋力拼搏。这是一个永载史册的日子——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一曲悠扬的《东方红》乐曲在浩瀚太空奏响,宣告了中国进入航天时代。成绩永远属于昨天,未来才是追逐的目标。为了早日实现飞天梦,在举国欢庆的时刻,中国航天人把目光投向更远方。1992年9月21日,中央正式决定上马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这个孕育了飞天传说的浪漫国度,开始用行动一次次托举起民族的尊严和自豪。1999年,神舟一号成功发射,实现了天地往返的重大突破。短短七八年时间,中国航天人走完了发达国家三四十年走过的路。在此后3年里,又连续发射神舟二号到四号无人飞船。2003年10月15日,浩瀚太空迎来首位中国客人。相比于发达国家进行载人飞行前要发射10次,甚至10多次试验飞船,中国只进行了4次无人飞行试验就实现了载人飞行,这在世界航天史上是个奇迹。在跨越式地实现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步目标之后,中国继续稳步走向第二步: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短期停留到中长期驻留,从神舟系列到天宫系列,从载人飞船到货运飞船……中国航天的高度不断刷新,距离梦想的目标不断接近。一个民族的智慧、一个国家的创造力,往往需要一些标志性成果来体现。载人航天的辉煌实践证明,中华民族完全有能力依靠自强不息,有能力屹立于民族之林。一枝独秀:自主创新的力量推动中国航天不断开创新境界作为集中了众多高新技术的领域,载人航天从来都是一个国家智慧和能力的重要制高点。这样的高技术,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回眸中国航天风雨飞天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感慨万千:“正是中国航天人自强不息和自主创新的勇敢气魄,使载人航天工程从一开始就占据了高起点。”神舟一号飞船设计时,直接瞄准国际上第三代飞船,研制三舱飞船,一举迈过美苏“无人飞船——单人飞船——多人飞船”的发展历程。中国航天人仅用7年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三大技术难题,即研制成功了可靠性很高的大推力火箭,掌握了载人飞船的安全返回技术,建成了载人太空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发射一次,前进一次。从1992年立项开始,短短25年时间,中国航天人开拓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顺利开展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步任务和第二步空间实验室任务,拥有了功能完整、可靠性高的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掌握了太空行走、交会对接、航天员中长期驻留等关键技术……2016年6月,长征七号新型运载火箭实现首飞。同年,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成功首飞,大幅提升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运载能力。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2016年中国的航天》指出,从2011年至2016年11月,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率达到97.67%,运载火箭的可靠性和高密度发射能力持续增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自强不息的中国航天人依靠自主创新,在世界高新技术领域形成一枝独秀的优势。一往无前:万众一心的力量托举中国航天飞得更高更远任何事业的建设与发展,都离不开人。中国航天奇迹背后,是万众一心的力量。“一切为祖国,一切为了成功。”在中国航天的发展道路上,千千万万航天人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把个人选择与国家需要联系在一起。中华民族无与伦比的凝聚力,如火山般迸发出来。为了这个目标,航天人展开集体大协作——载人航天工程直接参加单位百余个,涉及单位多达数千家,参试的工程人员超过10万人。西安的火箭发动机、天津的飞船太阳帆板、上海的推进器、四川的元器件……一声令下,前一天还在各地工厂的设备第二天已送至北京的总装车间。齿轮咬合般的全国大协作汇聚成强大的力量,助推中国航天跨越一个又一个科技的高峰。为了这个目标,航天人始终坚持严谨的作风——“零缺陷、零疑点、零故障”,“严上加严、细上加细、慎之又慎、精益求精”……严苛的标准,反映的是航天人的工作作风。在天舟一号发射任务中,仅飞船中一个小小的元器件从原材料加工到生产出成品,就需要经历上百道工序、测试上千个数据。为了这个目标,航天人无私奉献、默默付出——“我是工程的一颗小小螺丝钉,哪里需要去哪里。”一代代航天人把对祖国和事业的忠诚写在浩瀚无垠的太空。年迈的父母照顾不到、新婚的妻子关爱不到、年幼的孩子教育不到……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有人当兵几年,却连发射场的样了都没见过。从东方红一号到天舟一号,中国航天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始终不变的,是中国航天人的初心。在迈向世界航天强国的新征程上,中国航天人始终如一的航天精神,如同一个个火箭助推器,托举着中国航天不断向前、向前。

以上,就是范文参考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从东方红一号到载人航天 2021谈谈中国航天的创新作文全部内容,更多作文内容,请各位同学持续关注范文参考网。

【从东方红一号到载人航天 2021谈谈中国航天的创新作文】相关推荐文章: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直播观后感(精选3篇)

观看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瞬间心得体会4篇

标签: 载人   航天   中国航天   飞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