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 > 实用范文 > 范文集锦 > 有一种精神叫塞罕坝精神发言稿 弘扬塞罕坝精神发言稿2021

有一种精神叫塞罕坝精神发言稿 弘扬塞罕坝精神发言稿2021

范文参考网 范文集锦 2021年09月07日

塞罕坝精神是以艰苦创业为核心,以科学求实和开拓创新为支撑,以无私奉献和爱岗敬业为价值取向的一个完整的精神体系,她既充满了塞罕坝人献身"绿色事业"的豪情壮志,又体现了塞罕坝人特有的理想追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一种精神叫塞罕坝精神发言稿,供大家参考。

有一种精神叫塞罕坝精神发言稿

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老坝上”是一群为林场奋斗一辈子的老林场人,他们有着执着的信念,不忘自己的初心是把树栽活,还有对林场的坚守。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林场人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精神,坚持植树造林,建设了百万亩人工林海。如今,塞罕坝已经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恶劣的环境下,塞罕坝人拥有乐观主义情怀,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三代的奋斗创造了从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的奇迹。建设美丽中国的进程中,每个难题都不是简简单单就可以解决的。但只要我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拥有乐观主义精神,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什么难题都可以解决。

功成名就,不必在我。记者专访塞罕坝林场场长刘海莹时,他提到当初林场人干这件事的时候,就没有奔着出名去,如果奔着出名去,这事儿就干不成。塞罕坝林场获得了地球卫士奖——激励与行动奖,林场人55年的努力有了一点成果,获得了公众认可。塞罕坝精神是以无私奉献和爱岗敬业为价值取向的一个完整的体系,既充满了塞罕坝人献身“绿色事业”的豪情壮志,又体现了塞罕坝人特有的理想追求。

从55年前的黄沙漫天到今天碧波万顷的绿色天堂,塞罕坝林场三代人义无反顾地追逐绿色梦、生态梦的奋斗史、光荣史,正是共和国几代人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国家富起来、好起来的写照史。我们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有了绿水青山,就有金山银山。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不论身处什么岗位,只要我们都能够保有不消极、不懈怠的工作热情,投身到自己的工作中,发扬“塞罕坝精神”,就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出成绩、干出精彩,为祖国的发展和繁荣富强注入无穷动力,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而艰苦的努力。

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老坝上”是一群为林场奋斗一辈子的老林场人,他们有着执着的信念,不忘自己的初心是把树栽活,还有对林场的坚守。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林场人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精神,坚持植树造林,建设了百万亩人工林海。如今,塞罕坝已经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恶劣的环境下,塞罕坝人拥有乐观主义情怀,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三代的奋斗创造了从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的奇迹。建设美丽中国的进程中,每个难题都不是简简单单就可以解决的。但只要我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拥有乐观主义精神,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什么难题都可以解决。

功成名就,不必在我。记者专访塞罕坝林场场长刘海莹时,他提到当初林场人干这件事的时候,就没有奔着出名去,如果奔着出名去,这事儿就干不成。塞罕坝林场获得了地球卫士奖——激励与行动奖,林场人55年的努力有了一点成果,获得了公众认可。塞罕坝精神是以无私奉献和爱岗敬业为价值取向的一个完整的体系,既充满了塞罕坝人献身“绿色事业”的豪情壮志,又体现了塞罕坝人特有的理想追求。

从55年前的黄沙漫天到今天碧波万顷的绿色天堂,塞罕坝林场三代人义无反顾地追逐绿色梦、生态梦的奋斗史、光荣史,正是共和国几代人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国家富起来、好起来的写照史。我们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有了绿水青山,就有金山银山。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不论身处什么岗位,只要我们都能够保有不消极、不懈怠的工作热情,投身到自己的工作中,发扬“塞罕坝精神”,就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出成绩、干出精彩,为祖国的发展和繁荣富强注入无穷动力,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而艰苦的努力。

塞罕坝精神发言稿 2: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她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围场县境内。历史上,这里就地域广袤,树木参天,辽金时期被称为"千里松林"。

塞罕坝之殇

清朝后期由于国力衰退,日本侵略者掠夺性的采伐、连年不断的山火和日益增多的农牧活动,使这里的树木被采伐殆尽,大片的森林荡然无存。到解放前夕,塞罕坝由"林苍苍,树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皇家猎苑蜕变成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的沙地荒原。

塞罕坝肇建

新中国成立后,林业部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和科学的规划设计,1962年2月,决定建立林业部直属的塞罕坝机械林场。确立了四项建场任务:(1)建成大片用材林基地,生产中、小径级用材;(2)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改变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3)研究积累高寒地区造林和育林的经验;(4)研究积累大型国营机械化林场经营管理的经验。

塞罕坝涅盘

60年代的塞罕坝,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五种极端环境于一体,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刚刚建场的塞罕坝,没有粮食,缺少房屋,交通闭塞,冬季大雪封山,人们便处于半封闭、半隔绝的状态;没有学校,没有医院,没有娱乐设施,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建设者们,除了简单的行李衣物,其他的几乎一无所有。通过塞罕坝两代人近50年的艰苦奋斗,在极端困难的立地条件下,在140万亩的总经营面积上,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期的11.4%提高到现在的80%,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塞罕坝人在茫茫的塞北荒原上成功营造起了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的人工林林海,谱写了不朽的绿色篇章。

塞罕坝效益

如今,建场时营造的树苗,已经变成了浩瀚林海,正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效益,造福着当地,泽被着京津,恩及着后世。

塞罕坝效益包括塞罕坝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

1.经济效益。

建场以来,累计向塞罕坝林场投入3.49.亿元,其中国家投资2.5亿元,林场自筹0.99亿元。截至2009年底,林场有林地面积110万亩,林木总蓄积1012万m3,林木价值40多亿元,林木每年生长增加蓄积80万 m3,增值3亿元,多年来累计上缴利税近亿元,现林场固定资产3亿多元,据中国林科院核算评估,塞罕坝资源总价值为152.9亿元,投入与产出比为1:44。

2.生态效益。

首先是阻沙源、保水源,维护京津生态安全。中国林科院2007年核算评估,塞罕坝每年可产生120亿元的生态服务效益。

3社会效益。

一是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劳动就业岗位,有力地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二是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取得重大社会影响,在人才培养、科技推广与示范、生态与思想教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地传播了生态文化,弘扬了生态文明。

精神和内涵

原塞罕坝精神:"勤俭建场,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是在塞罕坝建场三十年之际,由熟知塞罕坝建设发展历程的原国家林业部副部长刘琨帮助总结提炼的。新塞罕坝精神:"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爱岗敬业",是现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于2010年6月在塞罕坝调研后,在原塞罕坝精神基础上凝练提升而成。

【有一种精神叫塞罕坝精神发言稿 弘扬塞罕坝精神发言稿2021】相关推荐文章:

最新关于守望中国精神书写美丽青春精神发言稿(三篇)

中国女排精神作文 关于中国女排精神作文

什么是“四千四万”精神 “四千四万”精神感悟

弘扬工匠精神演讲稿【值得传承的精神】

标签: 我们   生态   绿色   林场   精神